官桥村八组电商产业园是集嘉鱼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冷链物流、电商运营、品牌孵化、电商培训为主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将以油茶、茶叶、水产等农产品深加工为主,花卉苗木、有机果蔬农等农产品深加工为辅,重点布局具有嘉鱼品牌的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厂区。结合田野乡村公园旅游项目,重点打造一个包括嘉鱼东农村电商中心、嘉鱼乡村旅游游客服务中心、线上自营电商平台、品牌与IP运营中心、电商与现代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在内的综合性游客与现代商贸物流产业集群,满足旅游集散、农产品集散和现代商贸物流的集散需求。
一、建设内容
1、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八大农业示范区为基础,通过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农产品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效型、生态型特色农业种养基地、板块,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筑牢基础。重点围绕油茶、茶叶、水产、花卉苗木、有机果蔬、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与农产品加工企业、精准扶贫脱贫工作进行有效对接,精心打造一批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基地建设过程中,着力引进、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突出标准化生产,工厂化种养;大力推动农业生产专业化、集约化、特色化发展,努力打造现代农业发展的典型和样板。
油茶基地:以田源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为核心主体,大力引进和培育优良品种,以官桥村为中心,以朱砂村、两湖村、阴山村、廖家桥村为辐射轴的油茶种植群,建成高产稳产油茶生产基地2万亩;全面推动油茶科技推广应用和示范种植,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油茶3万亩。
茶叶基地: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形式,以嘉鱼锦和茶叶专业合作社在官桥的归真茶叶生产基地和湖北省赵李桥茶厂在官桥的边销茶原料基地为示范,依托三湖茶麻专业合作社,逐步加大茶园改造升级,投资4000万元建设改造胜利茶厂示范区,推进茶叶基地扩建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共建成茶叶基地1.2万亩,其中改造老茶园8000亩,发展新茶园4000亩。
水产基地:依托西凉湖和密泉湖,建成标准化水产养殖基地3000亩,其中改造标准化水产养殖基地2000亩,新建标准化水产养殖基地1000亩;通过名、特、优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和新模式的运用,向外拓展水产基地25000亩。
名优花木基地:依托田野乡村公园发展葡萄、草莓、蓝莓、火龙果、牡丹园等观光旅游农业和都市休闲采摘农业。
瓜果蔬菜园:以田野乡村公园建设为载体,在阴山村、港南村、官桥村等地以“迷你黄瓜”“樱桃番茄”“红提葡萄”“西瓜红红薯”等为主要品种,建成有机瓜果蔬菜园1500亩,红薯4000亩,野藕2000亩。
中药材基地:以官桥村为主建设以黄精、白芨种植为主的中药材生产基地1000亩。
二、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及消费体验中心
立足官桥镇及周边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和种养基地,坚持高起点、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发展方向,积极争取扶持政策和引入战略投资者、科研合作者,以国家、省级农业(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带动,联结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围绕油茶、茶叶、水产三条产业链,做精做深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促进产业跨界融合发展,补齐农业现代化发展短板,重点建成以龙头企业带动的农产品加工园、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农旅融合消费体验中心。
三、搭建线上线下融合的电商平台,深耕品牌及IP运营
建立以乡村旅游和农业电商一体化解决方案为切入点的“田野—餐桌—田野”机制,搭建起线上+线下、电商+旅游、农产品+市场、政府+扶贫、公司+合伙人、数字化景区+数字化乡村、数据智能+网络协同的双螺旋商业模式。依托咸宁本地资源并通过农业产业带辐射整个湖北省,深入供应链核心环节,融合一二三产业打造以产品和服务IP化为主导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坚持以用户为核心,以市场为主导,以品牌强农为特色,打造极具特色化的农产品和乡村旅游IP。
二、项目进展
1) 基本完成油茶生产基地2万亩目标建设。
2) 已于2021年8月完成1.2万亩茶叶基地改扩建任务,改建面积达8000亩,扩建面积4000亩。
3) 完成胜利茶厂规划设计任务,并投入建设,总投资额4000万元。
4) 于2018年建设建成集观光展示、旅游采摘、种苗育苗、新品研发于一体的田野现代化农业示范园。
5) 完成嘉鱼东农村电商中心的规划布局及施工任务,并已于2021年7月投入运营。
6) 完成田野猩选APP、小程序、PC网站等平台的开发并已正式上线运营。
7) 完成50多项商标、软著、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注册登记。
8) 完成田野猩选IP及品牌的规划设计、完成幸福八组IP的规划设计。
9) 完成FICA农渔嘉年华农业美食公园的概念设计、立项及前期规划。
10) 完成奇迹农庄农业产学研基地的规划、立项、选址及投资建设,项目已于2021年10月开工。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 规划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心。
2) 为全面布局产业链及深化运营工作,接下来将继续就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心的规划设计及选址工作进行深入调研,争取2022年开工建设并投入运营。
3) 进一步整合农副产品资源,做到高效、集约、低碳化生产运行,逐步完善农产品上行链路和农资下行链路建设,逐步完善电商产业园配套设施建设。
4) 强化品牌运营思路,进一步落实品牌和IP发展计划,深入挖掘当地特色优势资源和文化差异,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下一步品牌发展奠定夯实基础。
5) 不断培养和壮大高级运营人才队伍,将线上平台运营全面化,精细化。坚持多渠道多角度运营,积极与京东、阿里、字节跳动展开合作,实现销路畅通、销量保障及品牌提升。